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接下来就来看看这些年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山水情深
1974年1月,黄土高原已进入隆冬。此时的习近平刚刚当选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长期以来,为了烧火做饭,村民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农业发展。于是,习近平便带着乡亲们打坝造田,并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建成了陕西的第一口沼气池。
从基层到中央,一路走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习近平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与此同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也开始日益深入人心。
在习近平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对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宜居的生态环境正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时代创见
十五年前的夏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考察浙江安吉余村时,创见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科学理念,一场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观的变革由此开始。
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曾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重要论断,并阐释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新理念、新思想。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从基层实践到顶层设计,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密的法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成为新时代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绿色足迹
从城市到乡村,从长江到黄河,从大小兴安岭到秦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跋山涉水,深入田间地头,步履不停。总书记每次考察,无一例外,必看生态。
从林草山川到江河湖泊,从能源转型到生活空间,习近平足迹皆至,高密度、多频次调研,对各地生态环境了然于心,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
万水千山,风雨兼程,习近平将“绿色足迹”留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着眼大格局,胸有大情怀,系统擘画美丽中国建设蓝图,习近平念兹在兹。
一抓到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对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作出批示,以卓绝勇气和雷霆手段解决污染难题。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从针对腾格里沙漠工业园污染事件、陕西秦岭违建别墅事件等重大问题的严肃处理,到推动“不以GDP论英雄”的新发展观念,再到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习近平对事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类问题始终一抓到底。他曾多次强调,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转型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列车高速飞奔,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推动转型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转型之路上,习近平始终高度关注,亲力推动。他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机制;要抓住机遇,加快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共同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需求,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宜居乡村
从少年时代就扎根在中国农村的习近平深谙中国国情。他深切了解什么是农村发展的症结所在,什么是乡亲们的喜怒哀乐。
在陕北梁家河村,习近平曾带领黄土高原的群众改造旱厕、修建沼气池,利用有限条件开发新能源,改善人居环境;在河北正定,他亲自监督整改农村“猪圈连茅厕”问题,设立公共厕所,修建生活垃圾池;在福建,他大力推动解决当地农民、渔民居住环境恶劣的“茅草房”和“连家船”问题。
一路走来,习近平始终将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中国乡村放在重要位置。从地方考察到重要会议,他从未忘记百姓心中的那一抹乡愁。十八大后,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不断丰富,相关举措接连出台。其中,“美丽农村”是重中之重。
留得住青山绿水,留得住田园乡愁。今天的中国,一幅美丽乡村的全新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绿色之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提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断,要求上海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城市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我国城市建设的宗旨、主体、重心、目标,引领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方向。
生命之水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从哺育了灿烂中华文明的黄河、长江,到百姓身边的一溪一河,无不牵动着习近平的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保障水安全发表重要论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
2020年是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关键年。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怎样守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怎样建设好美丽中国,既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更需要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美好空间
2014年,在北京APEC欢迎晚宴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开幕致辞,他开诚布公地谈到了APEC蓝:“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这段讲话立刻赢得全场掌声,借着这一重大主场外交场合,习近平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
在习近平亲自部署下,从2013年开始,一场力度空前的全面治污行动展开,蓝天保卫战成为重中之重。当年,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向大气污染宣战。
7年时间,从“大气十条”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从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到“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出台,中国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进燃煤污染治理、大幅淘汰落后产能,并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居民等重点领域的节能。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为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按下生态文明建设快进键,身体力行连续八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一场全国动员、全民参与的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也正在中国深入开展。
人民福祉
300年的工业文明使人类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随之而来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向人类发出警告: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撑工业发展的一路狂奔。面对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做出科学回答: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如今,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捷报频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第一大国,全球风电市场中国遥遥领先,水电总装机规模世界第一,更多的企业展开了生产流程的绿色再造。
当生存和生态不再是对立的抉择,从温饱走向环保的中国人正在成为绿色生活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