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新闻 >  正文

这种虫叮了会致命,超两亿人有感染风险

来源:生态中国网 时间:2023-08-23 19:02:24

字号

不知你是否听过令人闻风丧胆的“床虫大军”?蜱虫(床虱)就是其中之一。可千万别被名字误解,其实这种小虫的主要栖息地是草地和森林。由蜱虫传播病菌产生的莱姆病将导致心脏病、关节炎和神经系统损伤。


蜱虫个头虽小,但却威力无穷。研究表明,这种小虫在短短30年内给美国制造了大量莱姆病患者,症状表现为频繁的发烧、头痛和疲倦,病情严重的甚至会演变为脸部麻痹、关节炎、严重头痛和心悸等。即使获得妥善治疗,这些病症也会在患病后六个月内反复造访患者,使这些莱姆病患者痛苦不堪。新的研究表明,蜱虫的肆虐与气候变化脱不了干系。


b1b3d0e32996e19ea81e78e6a736b9a3.jpg

图片来源:Pixabay


小小的吸血昆虫


炎炎热浪之下,猖獗的吸血蚊虫又开始攻击人类了。相比于吵闹的蚊子,人类另一个死敌——蜱(pi,二声)虫更喜欢隐藏起来——它们会躲在人体的隐秘部位,吸上几天血。而一些蜱虫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比传播疟疾的蚊子更甚。


在蜱虫最常出没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地区,人们在林地草坪上休息一会,就可能不幸被蜱虫缠上。今年6月,英国的BBC网站就发布了这样一篇报道,3年前的一个夏日,家住英国德文郡的奥利韦拉(Olivera)躺在林地草坪上拍照时,不幸被蜱虫咬了。


她记忆中只在地上躺了10秒钟,没有看到蜱虫,也毫无被咬的感觉。然而,2周之后,她的身上开始出现红疹(也称为迁移性红斑),医生据此诊断出她患上了莱姆病。后来,她开始服用抗生素来治疗,但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她说,从那以后,自己再也不能集中精神了,经常会感觉非常疲惫。


cc658431938fa42a1b5749643df63a2b.jpg

迁移性红斑 (图片来源: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实际上,奥利韦拉的情况可能已经比很多莱姆病病人好多了。有很多人在被蜱虫叮咬,患上莱姆病之后数月甚至1年——直到出现中晚期的症状时,才能得到确诊。这时的症状已经很严重了,患者会出现脑雾、全身无力、关节疼痛或者面瘫等等症状。一些国外的音乐或影视明星就曾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类似的患病经历和不良的身体状况,引发了较大的关注。而在我国,每到温暖的时节,也时不时就会有蜱虫咬人的新闻。


没成年的蜱虫只有约2~3毫米长,很难用肉眼发现,成年后的蜱虫体长大约有10毫米。在北美洲地区,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是传播莱姆病的致病菌——伯氏疏螺旋体的主要蜱虫,它们经常以鹿作为宿主,也被称为鹿蜱。


ff2dce3a81adda00781d9482422d79b6.jpg

大大小小的蜱虫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鹿蜱的寿命长达2年,它从虫卵孵化成幼虫、长为若虫再到成虫,每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都必须吸宿主一顿血。蜱虫的宿主非常宽泛,包括人、鹿、牛、老鼠、蜥蜴、鸟以及两栖动物等等。也就是说,人不仅会被成年蜱虫咬,还可能被幼虫和若虫咬。而在这个过程中,蜱虫会把上一个宿主身上的病毒,传播给下一个宿主。一些科学家认为,蜱虫是目前发现的、将动物病毒传到人身上最多的生物。


而这还要归功于蜱虫恐怖的吸血能力。蜱虫会找到皮肤上隐蔽的角落,然后打一个“小井”。随后,它会将口器固定在这里吸血数天——这一顿吃完后,它们能挺几个月,并进一步成熟。它们如此堂而皇之,但人却无法察觉。一个原因正如上文提到,它们会在人体上找一块隐蔽的地方,另外它的唾液中有很多蛋白,会让人们被吸血时既不痛也不痒——可以说毫无感觉。这也是为何很多人当下完全无法发现自己被咬了。


根据《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报道,蜱虫的唾液就像是鸡尾酒一样,由各种蛋白质“调配”而成。其中一些保证人不痛不痒,一些保证血液不会凝固,还有一些保证不会惊扰人的免疫系统。一些科学家发现,蜱虫的唾液含有多达3000多种蛋白质——与之相对的,人的唾液中只有1000多种蛋白质。不过单个蜱虫唾液中的成分一直会变,就像是蛋白质在蜱虫的唾液中轮流守岗一样。


这会带来一个很大的好处:躲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蜱虫吸血第1天使用的是一批蛋白质,到第3天时,可能完全换成了一批新的蛋白质。而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延迟效应,可能第3天才能产生抗体来中和第1天遇到的蜱虫来源的唾液蛋白,但这时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了。


非常多的病原体会搭乘这样“变态”又便利的吸血昆虫入侵人体。在吸血期间内,蜱虫就可能会将多种病原体传染给人。例如,美国东部传播莱姆病的一种蜱虫(Ixodes scapularis)就可以携带多达7种病原体。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统计,目前蜱虫在全球传播的病原体多达25种。除了莱姆病之外,蜱虫在全球造成了包括波瓦桑病毒病(导致大脑和脊髓炎症)、巴贝斯虫病(患者会出现器官损伤和长期残疾)等20种比较常见的人类疾病。例如,在许多热带、亚热带国家以及北美洲的一些地区中,携带各种疏螺旋体的蜱虫会引发蜱传回归热(Tickborne relapsing fever),感染者未经治疗的死亡风险高达10%。


而在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流行的蜱传脑炎(TBE)病毒,会导致高热、意识障碍和神经炎症等症状,其死亡率也高达10%。当蜱虫将这种病毒传播给牛、羊,人类再饮用它们产生的乳制品后,也可能患上蜱传脑炎。此外,在整个美洲、亚洲、非洲、地中海地区和澳大利亚东北部,携带多种立克次体的蜱虫会引起斑疹热。


3bcab9e0dc456b651fc926da6f1a0b67.png


2022年美国犬蜱(American Dog Tick)已经出现的地区(红)和可能出现的地区(黄)的地图。美国犬蜱因引起落基山斑疹热(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而闻名。图片来源: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几天之后,蜱虫吸血吸到满足,体型膨胀到数十倍甚至100多倍,脱落隐于落叶尘埃,而患者的痛苦、漫长的确诊和治疗之路才刚刚开始。


蜱虫的活动范围正在扩大


一些生物学家发现,随着全球的气候变化,许多蜱虫的活动范围正在扩大。蜱虫的数量在增长,会携带新的病原体。一些研究证明,温度升高会加快篦子硬蜱的产卵率以及卵的发育率等。


很多地区的蜱媒疾病正在增长。例如,在美国南部最常见的孤星蜱已经扩展到美国东北部地区,甚至进入了加拿大。美国CDC表示,这种蜱虫“极具攻击性”,可以传播至少6种疾病,其中一种疾病甚至会导致患者对红肉产生致命的过敏反应。


然而,蜱媒疾病的确诊和治疗仍然十分困难。首先是各个地区气候变化并不相同,在这些地区生活的蜱虫种类非常多,它们导致的症状也各不相同。此外,蜱虫会携带多种病原体,可能会引发多种症状,而医生在诊断时很容易将这些症状和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


近两年以来,全国已出现多例因蜱虫叮咬致死的事件,发热伴这一疾病也会出现“人传人”的现象。7月,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邹洋对媒体表示,今年,研究所接诊的蜱虫叮咬病例较往年同期多出三成。


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中国蜱虫和蜱传疾病的空间分布后发现,温度季节性和最干燥季度的平均温度是影响蜱类风险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受气候变化,尤其是暖湿化影响,可能引发了蜱虫种类的持续地理扩张,国内发现的19种蜱类的总体高风险区域范围从1950年至2018年明显增加。中国目前共有393个县、2.5亿人口面临多种蜱传疾病的潜在感染风险,主要高风险地区为华中和华东地区,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辽宁尤其显著。


邹洋分析,气候暖湿化带来的升温与变湿总体上为蜱虫活动和繁殖创造了更适宜的环境,蜱虫分布密度增加,疾病传播风险总体会有提升。另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会使蜱虫所带病原体的每代间隔缩短,加速其适应性进化,对动物和人更有侵略性。同时,温度上升会使蜱虫更偏向于选择人类作为宿主。


另外,气候变化也在通过改变人类行为,间接地增加人类被叮咬的风险。


蜱虫存在于各大洲,是全球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病原体传播媒介,传播的疾病种类非常广泛,携带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5类220多种,涵盖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螺旋体、32种原虫。一种蜱可同时携带两种或以上的病原体,带来多种疾病的感染风险。除了新型布尼亚病毒导致的发热伴之外,蜱虫引发的较严重疾病还包括森林脑炎、斑点热、莱姆病等。


公开资料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森林脑炎的自然疫源地。森林脑炎又被称为“蜱传脑炎”,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蜱传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淑祯在今年7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在大兴安岭地区,年均蜱咬伤就诊人数约为2000~3000人。其中,中重型的森林脑炎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特征,如严重的头痛、脑膜刺激征、癫痫发作、肢体瘫痪、垂头征,甚至出现认知障碍等精神症状。森林脑炎的病死率可达10%~20%。


除携带病原体外,蜱虫还能使一些本来无害的物质,被人体免疫系统标记为“敌人”。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美国疾控中心今年最新的研究结果,称美国有超过45万人患有孤星蜱引起的α-半乳糖综合征(AGS),每年新增疑似病例数量超过15000人。AGS病人表现为对红肉过敏,在进食猪、牛、羊肉后引发全身红疹瘙痒、肠胃不适等症状,严重可抽搐晕厥。然而,这些症状是在餐后突然出现的,病人通常没有红肉过敏史。此病于2009年开始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被频繁报道。2010年,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了亚洲首例由长角血蜱叮咬而导致的AGS病例。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文利平曾对媒体表示,截至2021年该院共诊治该病十余例。


最新研究表明,引发AGS的α-半乳糖广泛存在于红肉中。蜱虫叮咬牲畜后,唾液中残留有α-半乳糖,如果随后继续叮咬人类,则会将唾液中携带的α-半乳糖直接注入人类血液,随后被人体免疫系统视为入侵者,并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将其“记录在案”,下次摄入红肉时,将引发一系列过敏反应。


下一场大流行病


随着全球森林砍伐的加速,专家担心,人类、动物和病媒种群之间接触的增加就可能引发下一场大流行病。


2020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栖息地受到破坏会降低生物多样性,携带了人畜共患病的动物病媒(如啮齿动物和蝙蝠)大幅增加。研究作者警告称:“全球范围内,土地利用模式和开发强度的变化正在人、牲畜和野生动物之间创造不断扩大的危险界面,这就是人畜共患病的温床。”


气候变化也在增加人畜共患病外溢的风险,因为气候变化导致降雨模式发生改变并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去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增加了病毒性疾病的跨物种传播的风险,预计在未来半个世纪将发生4000起新溢出事件。


2008年,一项对全球4万个物种的科学审查发现,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大约一半的物种已经在迁移。


一般来说,物种正在通过向地球的两极移动来寻求更凉爽的温度。根据评论,陆地动物正以平均每十年10英里的速度向两极移动,而海洋物种正以每十年45英里的速度移动。而当物种迁移到新的地区时,它们会携带它们的病毒。


气候变化将有可能影响物种在进入新地区时首次相互接触的可能性。这是因为物种之间的新接触是有害病原体从动物传给人类的一个关键因素。


华盛顿特区乔治敦大学的全球变化生物学家科林-卡尔森博士解释说:“由于气候变化,物种将以新的组合出现,当它们出现时,这就是它们彼此分享病毒的机会。而且除了病原体共享,物种之间的首次相遇也为病毒的进化提供了一个平台。”


这些物种之间的首次相遇预计将导致至少15000次新型病毒的跨物种传播事件。到2070年,气候变化可能很容易成为跨物种病毒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


气候变化正在创造一个新的传染病传播的危险时代,而这一进程已经开始。肆虐全球第三年的新冠病毒、近期出现的猴痘、不明原因儿童肝炎等疾病或只是这一未来的预兆。


“阻止气候变化增加病毒传播的时刻是15年前。”卡尔森在接受《大西洋》杂志采访时说。“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比工业革命前的水平)高出1.2摄氏度,我们不会回到过去。因此,我们必须为更多的流行病做好准备。世界渴望摆脱新冠,但他们已经忘记了不久前的教训,或许人们还以为,这样的大流行每一代人只会发生一次。但是这一切明天可能还会发生。假使这么多病毒正在经历宿主跳跃,那么多种流行病就可能会一起发起袭击。”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整理,图文侵删。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