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具有高超的捕鼠技艺,概括起来说,是由它的生物特征和生理特性决定的。
首先,猫身体轻盈,活动起来轻巧灵活。它的后腿要比前腿长而且粗壮些,这样,猫就可以从地面上跳起来,故它善于跳跃、翻腾、攀援,且动作迅猛。加之猫由于足趾有肉垫,平时把爪隐藏在肉垫和短毛中,因而弹性好,行走轻巧无声,能够敏捷地靠近老鼠,出其不意地扑到老鼠面前,张牙舞爪,伴以威武的响亮的叫声,往往吓得老鼠惊慌失措而就擒;再加上猫的尾巴有平衡作用,使猫在捕鼠的窜跳翻滚过程中,能始终保持着身体的稳定和平衡,即使从高处一跃而下,也不致跌伤。
其次,猫的听觉特别灵敏。在日常生活中,它以听觉来观察周围的变化,当它捕鼠的时候,就用听觉来探知老鼠的所在地点。对猫来说,它的耳朵是最宝贵的了。所以猫在睡觉的时候,常常把耳朵挤在前肢下面,这样,一方面可保护耳朵,另一方面耳朵贴在地面,一旦听到有什么声音,就可以立刻采取行动。
猫的视觉敏锐。它的眼睛构造特别,调焦能力极强,并且眼睛的瞳孔也可随着光线的强弱而自行调节,正所谓一日三变:正午一条线,晨昏似枣核,夜晚如铜钱。由于瞳孔对光线的反映灵敏,所以无论光线强弱,猫照样能看清东西。
猫的牙齿锐利。特别是犬齿凸出,上下腭都各有两颗犬齿,长且尖,以此来撕拉猎物。它捕到鼠之后,先用牙齿咬死,再把肉撕成碎片。它的脚上有弯曲能伸缩的带钩带尖的爪子,十分锋利,在捕鼠时,能牢牢地把鼠抓住,而不会让鼠逃掉。它的舌头表面有许多小的突起,非常粗糙,能将骨头上的鼠肉舔吮干净。
不过,最要紧的还是猫在捕鼠中所具备的可贵的专注、耐心和奋战精神。它潜伏时,总是聚精会神,怒目凝视,老鼠一旦出现,便闪电般出击。如果老鼠逃进鼠洞,它会静卧洞口伺机再捕。即使刚饱餐一顿,遇到老鼠时,也要令老鼠毙命方才罢休。
猫好像命中注定就是捕鼠能手,这使得最初担当起捕鼠之责的家犬也自叹不如。不过猫捕鼠是其适应生存的能力,也正是猫的这种能力,使得人类利用生物相克来扼制老鼠繁殖生存的美好愿望得以实现。因而,猫也就在人类的特殊关照之下,迅速繁殖并成为民间极为普遍的家畜。
但是,猫捕鼠并不是先天的遗传,而是后天获得的一种行为能力,捕鼠并非猫的天性。
虽然现在已有各种灭鼠方法问世,但在很多情况下仍不能替代猫的作用。尽管我们养猫不只是为了捕鼠,很多时候是作为观赏和伴侣动物而养猫,但我们又不能避开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还有老鼠存在这一事实,因而,在判断什么样的猫是好猫时,就要把两者兼顾起来。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说法,像陈误子所著的《花镜》就记载有这样的相猫法:“身似狸,面似虎,柔毛利齿,口旁有刚须数卷,尾长腰短,目如金铃,上腭多棱者为良。”又说:“猫口中有三坎者,捉鼠一季;五坎者,捉鼠二季;七坎者,捉鼠三季;九坎者,捉鼠四季。”另有“相猫歌”言此:“露爪能翻瓦,腰长会走家,面长鸡绝种,尾大懒如蛇。”
简单地说具有捕鼠能力的猫,应具备如下的特点:腰短、尾长、须旺、爪锋似狐狸,头似猛虎,行动敏捷,毛皮柔润光滑,皮毛颜色富有特点。
不过,还要切记一点:不管猫的外貌形态如何,抓得着老鼠的,才是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