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的长尾猕猴在河边捕鱼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在动物界中,长尾猕猴以擅长觅食而著称,无论是它们在丛林中摘取水果,还是从受惊吓游客攫夺香蕉。目前,研究人员发现印尼的长尾猕猴竟能够成群结队在河边捕鱼!
自然保护协会和类人猿基金会研究人员称,在过去8年里,我们在印尼东加里曼丹省和北苏门答腊省曾4次发现成群结队的长尾猕猴在河边用双手捕捞河边的小鱼。之前长尾猕猴被认为主要以水果为食,有时还搜寻螃蟹和昆虫,但却从未听说过在河边捕鱼吃。
该研究合著作者之一的埃里克•梅杰尔德说,“经过如此长期的观测能够发现长尾猕猴这一新的生活习性,真得非常令人兴奋激动!通过这项研究使我们意识到对这一物种的了解认识还很肤浅。”据悉,这项关于长尾猕猴捕鱼技巧的研究报告已发表在5月份出版的《灵长类动物学》国际期刊杂志上。
梅杰尔德是自然保护协会的资深科学顾问,他指出,目前尚不清楚这种长尾猕猴捕鱼的动机所在。但是该研究显露出了这一物种不为人知的一面——它们有能力适应自然环境和食物来源的变化。6月10日,他表示,长尾猕猴是一种成功幸存的物种,它们有能力应对困难的生存环境。它们学会捕鱼的习性潜在地表征了生态学适应性。
该研究的其他合著作者认为长尾猕猴会捕鱼是一种“罕见而独立”的觅食行为。据悉,这项研究的作者还包括:自然保护协会自愿者安玛丽•斯图尔特、克里斯•戈登和菲利帕•施鲁,以及类人猿基金会的赛格•威茨。
在研究报告中,梅杰尔德写道:“其他一些灵长目物种也存在着捕鱼行为,其中包括日本猕猴、大狒狒、东非狒狒、黑猩猩和猩猩。”
圣母大学人类学教授奥古斯汀•富恩特斯在印尼巴厘岛和新加坡从事多年的长尾猕猴研究,他称,当自己看到这项研究报告发表时让他“非常振奋”,该研究的详细资料深入分析洞察了这些复杂动物。这项研究对我而言并不惊奇,其原因是长尾猕猴具有非常强的环境适应性,如果你向它们提供获得美味食物的机会,它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的。
据悉,富恩特斯未参加梅杰尔德的这项研究,但他对该研究颇感兴趣,声称曾在巴厘岛亲眼看到过长尾猕猴类似的行为,有一次他发现长尾猕猴在灌溉稻田中捕寻青蛙和螃蟹吃。他相信长尾猕猴的这种觅食行为是印尼和泰国北部在城市和农村环境中逐渐培养出来的,这种行为将为一些濒危灭绝提供宝贵的生存经验。
富恩特斯说,“然而我们却发现许多灵长目动物在环境适应性方面做得很差,但长尾猕猴却十分擅长觅食,表现得非常出色。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它们是如何比其他物种表现得更成功的。”
他和梅杰尔德表示,今后的研究需要更深入理解长尾猕猴这种觅食行为的完整意义。但他们也强调称,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疑惑,为什么它们会在河边捕鱼,这种现象在该物种的普及程度如何。据悉,自然保护协会的研究人员在2007年曾两次观测到长尾猕猴捕鱼行为,同时,威茨在1998年研究猩猩时两次发现长尾猕猴的捕鱼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