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云南:西双版纳打造野生动物走廊

来源:中国公路网|0 时间:2013-07-31 00:00:00

字号
  昨天,美丽云南系列专场新闻发布会进行到了第十场神奇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聚集区、物种基因库、森林生态博物馆,也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在这里,生存着5000多种植物和2000多种动物,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亚洲象。关于亚洲象的保护,也一直是各方各界关注的焦点。昨天,西双版纳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这几年亚洲象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到野象谷景区

  可近距离观看野象

  如今,到了野象谷,隔三差五就可以看到成群的野象出来觅食嬉戏。但根据当地80多岁的老人回忆,在他们小的时候,即便是生活在野象谷周围,也很少能见到野象的身影。

  对此,有人认为,是因为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导致亚洲象生存的范围越来越窄,造成了人与大象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因此,在亚洲象栖息地大幅缩水的今天,见到野象的几率要明显大于之前。

  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这种说法,西双版纳州林业局副局长张有才并不认可。张有才说,根据他们的调查统计发现,在1995年之前,有超过95%的当地人都没有见过野象。因为当时,亚洲象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加之当时人类活动范围并不像现在这么大,数量较少的人跟数量稀少的野象之间,见面的几率本来就非常小。在之前,因为害怕,人见了野象就会赶紧避开,而野象看见人类也会很快避开。因此,见面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但如今近20年来,随着对亚洲象保护工作的加强,亚洲象的数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特别是野象谷景区成立后,这里成为了人类和野象沟通的桥梁。在这里,人类可以近距离观看野象,而野象在看到人类后,也觉得人类不会伤害它。

  因此,在最近10年以来,人类看到亚洲象的几率大大增加了。不仅仅是双方数量以及活动范围的增加,更是因为两者不再互相害怕。尽管在亚洲象保护方面,西双版纳州在最近20年来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关部门在今后保护亚洲象方面,还是觉得压力重重。

  保护区被割裂

  象群迁徙困难重重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41776公顷。1958年成立后,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由于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目前整个保护区由勐腊、尚勇、勐仑、勐养、曼搞5大片区组成。就亚洲象来说,勐养、勐仑、勐腊3个片区基本都有分布,但如果象群想要自由迁徙,可谓困难重重。

  橡胶,是西双版纳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林木,橡胶林是层层块块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境内。此外,加之村庄、公路、城镇等的存在,402万亩的自然保护区被分隔成了5大片区,彼此之间并不互相联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亚洲象等野生动物,想要进行种群交流,可以说是非常困难。野象的繁衍生息,只能在相对较小的范围之内进行。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动物基因退化、大象走出保护区与人类抢食、毁坏庄稼等。此外,在高速公路和老213国道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横穿公路的野象,而这其实都和保护区被分隔有关。

  为了保护动物

  构建野生动物走廊

  一个好消息是,连接5大片区之间的生物走廊建设正在进行之中。早在2005年,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中,就已经提到了生物走廊建设。目前,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的一期建设已经完成,从勐养到勐仑,勐仑至勐海的生物走廊已经开始发挥部分作用。

  在思小高速公路建设初期,设计和施工单位就已经预留了野象通道,为的就是保证大象的自由迁徙。在普洱江城县境内,现在也可以偶尔看到野象的身影,而据调查,这些都是野象谷走出去的野象。此外,从2009年起,西双版纳先后与老挝南塔省、丰沙里省共同建立了164万亩的天然林联合保护区域,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证生物多样性,让保护区内的动物能够自由迁徙。

  5大片区之间的生物走廊何时能够全部完成?在保护区内生存的动物,何时能够真正自由迁徙?

  对于这个问题,张有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面有难色:“这个没有时间表,中间的工作量以及需要的投入太大了。”目前,每棵橡胶树的市价在700元左右,以每亩种植30棵计算,就需要2万元左右,生物走廊的面积可能在数千亩乃至上万亩,这部分钱哪里出?还有,恢复森林植被都需要时间投入。“在生物走廊建设方面,可谓任重道远。”

  新闻链接

  野生动物闯祸保险(放心保)公司埋单

  由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面积被压缩,越来越多的动物为了生存,走到了人类聚居区,跟人类抢食庄稼、蔬果,而在此过程中,当地居民不仅有庄稼受损,甚至还出现了野生动物伤人现象。以前,遇到这种事情,除了自认倒霉外,别无他法,但如今,野象惹下祸端后,保险公司将来埋单。

  仅在2012年,西双版纳投保的总额就达到了1700多万元,而最终赔付额达到了2700多万元。

  最近几年,大象伤人的事件,每年都会发生数起,而黑熊伤人事件也屡有发生。猕猴、野象等毁坏庄稼的事情,犹如家常便饭。随着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加、活动范围扩大和栖息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人象冲突矛盾日益加剧。

  据统计,西双版纳州受亚洲象影响和损坏的区域涉及14个乡镇34个村委会6161户村民29145人。为保护亚洲象这个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动物,西双版纳各族群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平均每年有3~4人被野象伤害。

  原来,虽然相关部门也会对此进行赔付,但赔付的标准非常低,每斤玉米的赔偿金额才一角钱左右。2009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双版纳中心支公司,正式签订了西双版纳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备受世人关注的全球首次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在西双版纳州正式签约。这是西双版纳州保护亚洲象、缓解人象矛盾,由过去政府直接补偿向商业保险转变的一次有益尝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