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微博
生态中国网公众号
首页
新闻
财经
产业
碳中和
环保
论坛
旅游
视频
专题
首页
新闻
科技
林业
产业
旅游
环保
文化
政策
公益
智库
认证
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灰狒狒
来源:动物世界
时间:2009-09-15 00:00:00
小
中
大
字号
灰狒狒
Papio leucophaens
别名狒狒,英文名Drill
见于非洲的尼日利亚至喀麦隆萨加河东南部的河谷地区。
体形和外型与山魁相似,只是面鄙的皮肤为黑色,面部周围毛发长而密。背部毛发为灰色或棕色,腹毛浅灰。
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具有领地行为。白昼活动,夜间休息。食性杂,既吃动物,也吃植物的果实。成群活动,20只左右为一群,雄性个体是群中的首领。旱季时会形成100多只的大群。
因生境破坏和过度狩猎,其分布区缩小,数量锐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上一篇:
森林武警智救穿山甲
下一篇:
金秋伊春,大鵟回归大自然
热门话题
1
四川万源首次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羚牛
2
云南首次记录到红腿斑秧鸡 已启动“贵宾级”保护措施
3
科研人员首次在我国南沙群岛永暑礁发现保护动物绿海龟
4
中华穿山甲频繁外出“闲逛” 在粤分布范围扩大
5
赤水河流域数百座小水电站清理整改,长江鲟重获洄游通道
6
四川道孚万亩花海迎来生态保护“活名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马鸡
7
泉州鸟类名录刷新至403种 首次记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喉林鹟
8
中缅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两个大型鱼类新种
9
惊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裳凤蝶现身四川广元
10
首次发现!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现身福建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
推荐阅读
四川万源首次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羚牛
云南首次记录到红腿斑秧鸡 已启动“贵宾级”保护措施
科研人员首次在我国南沙群岛永暑礁发现保护动物绿海龟
中华穿山甲频繁外出“闲逛” 在粤分布范围扩大
赤水河流域数百座小水电站清理整改,长江鲟重获洄游通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