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于中北美洲的鳄雀鳝体型怪异,性格凶猛,符合人们猎奇的心理,不知从何时起,被作为观赏鱼引进我国。但是,由于其生长速度太快,导致水族缸无法容纳,或者无法承担养殖费用,时有被人为放生或丢弃的情况出现。由于鳄雀鳝凶猛的性情和巨大的胃口,它所到之处几乎寸“鱼”不生,成为令人闻之色变的高危外来水生生物。专家称,此次鳄雀鳝再现,或与人为盲目放生有关。
放生者通过购买获取的鱼苗,有些经历了人工养殖和缺氧运输,适应天然水体较为困难。若是不做准备措施盲目放生致其死亡,不仅浪费资源,更增添管理负担。更不必说之前曝出有人放生福寿螺、巴西龟等外来生物,破坏生态系统,挤占本土生物生存空间。
如果你考虑将鱼缸中的金鱼放生,请在将其投入河水之前三思而后行。这些生物可能看起来美丽且无辜,其实是一种“迷人的危险”。据近日发表在《新生物》杂志上的研究,试图放生金鱼实际上可能会给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条半米多长“怪鳄鱼”惊现北京某小区。前一段时间,北京百旺茉莉园小区的居民遛弯时,就发现小区人工水系中出现了一条“怪鳄鱼”。近日,在小区业主的努力下,人工水系内的“怪鳄鱼”——鳄雀鳝最终被抓获。
对野生景点,要加大管理,所属乡镇应对野生景点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利用,配套建设成安全可控的正规景点,在完成开发利用前对游客进行引导劝阻,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野生景点应进行封闭管理。
“野生景区”为内容平台带来可观流量和利益,事故发生后责任谁来承担?“博主发布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如涉黄涉毒等,很难直接追究平台的直接责任。”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但对于部分存在高风险甚至违规进入的景点推荐,平台有义务进行安全提示。
大自然有美丽温良的一面,也有咆哮不安的时刻。在社交媒体上,事发地龙槽沟是当地一个著名的“野生网红景点”,人来人往、其乐融融的景象吸引不少人前去打卡。但实际上,龙槽沟未经开发,缺少旅游配套设施,属于地质灾害点位,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灾害。
近日,四川彭州龙槽沟突发山洪,截至目前,共造成7人死亡。龙槽沟事故河道并非旅游景区,而是经过网络博主和相关平台推荐后蹿红的“野生网红景点”,最终,潜在的风险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一场意外的自然灾害,让“网红打卡地/野营地”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今年露营持续火热,越来越多城郊的小众露营地不断被挖掘,经网红博主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了“野生网红打卡点”。
8月13日15时许,四川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据“彭州发布”官方消息,截至14日中午13时,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该起事故引发了对“野生网红打卡点”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