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的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做好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
随着我国碳市场的红火“开张”,碳减排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当下,“双碳”目标的实现对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而这也意味着,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同样面临新转变与新考验。该如何借力与时俱进的策略传播,提升全社会的碳中和意识,进而有效促进公众的低碳行为?
这个夏天,不只是我国,全球都呈现极端天气气候频发的态势。这些极端天气发生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纬40°附近。那么这些极端天气事件背后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彼此之间又是否存在关联?
新闻发言人王志华在发布会上介绍,7月,全国平均气温23.1℃,较常年同期偏高1.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4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指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一起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都市金牛区一经营者肖某某被罚款100万元,还被移送公安实施行政拘留。
明知建设项目未取得土地和规划等部门的许可手续,也未办理矿产《开采许可证》,竟擅自开采砂石出售,非法牟利120余万元。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副主编巢清尘在发布会上介绍《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核心结论时表示,中国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
据生态环境部消息,6月份,生态环境部派出11个专业组和30个常规组,持续开展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生态环境部现公开一批典型环境问题。
“人人有赚钱门路,家家住上了漂亮的安居房,生活在这样的村里,我心里美得很。”今年64岁的村民任德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