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儒家文化 >  正文

春秋儒学:儒家内部精神文化的偏移

来源:秋色浓 时间:2021-03-25 15:36:47

字号

  引言


  春秋时期孔子将先秦思想加以总结规划,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将西周时期就开始实行的敬德保民的思想进一步归纳总结,完善相关的理论和正确性,提出将个人的成就和国家的安危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初步说法,将忠君、爱君、信君的思想充分发挥、提炼、升华。


  孔子.jpg


  孔子虽创立儒学,但是后来文化的各种冲击也造成各种学派之间的融合,儒家内部自然也顺应了这种趋势,分成八儒之说,分裂后的儒家思想甚至在相互之间思想意见不和之时会对其他分裂的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抨击。在这种背景下,孟子作为儒家思想分裂的八家之一,在后来的时代里担任了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开创者。他不仅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更是开创了自己的领域,其功绩之高被人尊称为“亚圣”。


  一,春秋.jpg


  一、春秋儒家集一成大者——孔子


  在现在看来,大多数人以及包括众多历史学家对于孔子思想以及毕生的追求都认为是追求“礼复乐还”以及向世界各地都“推销”自己的“仁”学思想。但是孔子的思想文化并不仅仅局限在“仁”“礼”的束缚下。孔子被轻视的思想内核还有一点,就是“好学”。这种思想普遍地存在于孔子所著的各种著作中有所体现。孔子不仅长篇累牍地在书中记载了学习的各种好处,甚至用自身作为引导对象,提出自己终日不学则寝食难咽的观点。这种好学思想甚至到孟子时期都尤为体现。


  论语.jpg  


     《论语》记载: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同时,孔子对西周的礼乐制度充满着敬畏与怀念。以至于他的一生多数时光都在向各国传送重建礼乐的思想文化内核。“礼”作为一种在西周时期规范各个阶层形式规范的礼仪要求,在孔子时期已经逐渐从单纯的礼的部分染上政治色彩,成为礼政文化。顺其自然,礼的发展添加上道德的气息,更多的道德部分被凸显,产生一种非强制性的社会约束力。这种社会约束力从孔子时期缓慢开始作用,直到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期,儒家对社会的约束力形成。


  二,春秋.jpg


  二、春秋儒家继承者——孟子


  孟子作为继承孔子的唯一代表,其实在儒家学派分裂前期是被摒弃甚至是抑制的。当庄子论学说和地位著书时,他仅仅只将儒家的孔子写入列传,而对其继承者孟子甚至不是一笔带过,而是直接忽略。更有甚者孟子写出著作《孟子》之后,同为儒家传承的荀子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和抨击。一直到汉朝孔子已经被思想界逐渐偶像化,逐渐神圣化,孟子却在学术界还是一个普通的儒学研究者。直到唐宋期间,文人志士开始将孟子的学说捧上神坛。孟子逐渐有了亚圣之称。


孟子.jpg

  孟子在儒家思想上的着重点和孔子也可以说是继承于发展,并不是完全照搬、照抄。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理论,孟子在他的基础上突出“仁民爱物”之说。孔子时期对“仁”的要求较高,仅有管仲为齐国效力成功抵御蛮夷让孔子认为他算是“仁”。而孟子对“仁”的理解不再是拔高到国家甚至文明的贡献程度,而是从“恻隐之心”出发。反对“性无善无恶”的理论,认为人生下既是善良,而更难能可贵的就是恻隐之心,对万物有怜悯才可以被称作“仁”。

结语.jpg


  结语:


  到了现代,人们已经将孟子尊为亚圣,地位只限于孔子之下,殊不知孟子的学说是由后人发现并且弘扬才成就今天的风采。同时可见,儒家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受到新主义,新思潮的涌动,儒家的内部为了发展自然也要从内部分化,只有更加符合时代潮流,更加受到帝王追捧的学说才能存活。


  孔子和孟子在思想理论上的不同,也为我们展现了两千多年前,儒家思想是如何发展的,而其核心又是如何在历史时代的洪流中进行偏移甚至重心反转。我们看待儒学时不可只看代表人物,也必然对其思想的偏移路线进行研究,由此才完美。


  参考文献:《论语》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