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一举行的首次欧英峰会上,双方就一系列涵盖安全、防务、移民、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的新协议达成一致。其中,最受关注的一项突破性成果,是欧盟与英国决定致力于连接各自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TS),为迈向净零排放、促进公平市场竞争和避免“碳泄漏”奠定新基础。
碳市场联通:从对立到协同
欧盟委员会与英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中明确表示,双方将建立机制,实现排放配额体系的协调与豁免权互认。该机制将允许原产于对方司法辖区的商品相互免于征收欧盟或英国的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税项,并涵盖多个高排放行业,包括发电、工业热力、重工业、海运和航空。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会后强调:“我们都致力于在实现净零排放的道路上发挥表率作用。正因如此,我们才同意努力将我们的排放交易体系连接起来。一个更大规模的一体化体系是脱碳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并能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双方碳市场发展路径回顾
欧盟的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自2005年建立以来,已成为全球最大、最成熟的碳定价机制之一,涵盖电力、钢铁、水泥、化工和航空等高排放行业。预计在2020至2030年间,EU ETS将为欧盟成员国带来约400亿欧元收入。为了进一步遏制“碳泄漏”问题,欧盟于2023年实施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对进口商品征收碳价,以确保本土企业不因严格的气候政策而丧失竞争力。
英国在脱欧后于2021年正式启动独立的英国排放交易体系(UK ETS),并已计划于2027年推出本国版CBAM,以配合其气候承诺。根据峰会声明,英国的排放总量上限及其未来减排路径“应至少与欧盟的标准一样雄心勃勃”。
随着协议公布,英国碳配额价格上涨逾6-8%,显示市场对两地碳市场统一定价的积极预期。英国产业界普遍欢迎这一进展,认为将减少碳边境壁垒,提高贸易便利性,并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英国政府预测,连接碳市场的措施每年将为英国企业节省约8亿英镑。同时,这也可能为未来建立更广泛的国际碳市场合作机制提供样本。
更广泛协议背景:欧英关系再定位
此次碳市场联通协议是本轮欧英峰会众多成果之一,标志着双方正试图超越脱欧后的对立,重新定义战略合作关系。峰会还涵盖以下领域的合作:
能源:英国将重新接入欧盟电力市场,提升供应稳定性。
防务:新协议将允许英国参与欧盟1500亿欧元的军备投资计划。
人员流动:青年交流计划和旅客通关便利化将加强社会联系。
农产品贸易:建立共同的动植物卫生标准,降低出口壁垒。
尽管部分协议条款,如延长欧盟渔业准入等仍在英国国内引发争议,但多数分析认为,这标志着欧英关系从“脱欧对抗”迈向“合作重构”的关键转折点。
结语
随着全球碳市场逐步扩大,欧盟与英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联通,不仅体现了双方在气候行动上的战略一致性,也为全球其他地区碳机制的协调合作提供了范式。未来,该机制的扩展路径、透明性建设以及对第三国的影响将持续受到业界与政策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