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电力装备行业带来旺盛需求,整体来看,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形势良好。2025—2026年主要目标是: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加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
工信部联重装〔2025〕1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能源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
现将《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能源局
2025年8月6日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pdf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解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为了更好理解和落实《方案》,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方案》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电力装备行业是工业经济的主导性、基础性产业之一,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电力装备行业发展成绩显著,发电装机容量达36.5亿千瓦,一批标志性成果取得突破,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批量应用,新能源装备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优势领域,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近期,国内部署一批重大能源工程,国际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需求不断提升,为电力装备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三部门通过制定《方案》,统筹好供给和需求、发展和治理、当前和长远,充分调动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积极性,发挥电力装备等重点行业带动作用,为稳增长提供坚实基础,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二、与第一轮稳增长工作相比《方案》有哪些新考虑
为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方案》更加注重精准发力和系统统筹,将“需求驱动、以质取胜、结构优化、安全可控”作为核心考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进一步强化优质供给和有效需求相结合。在部分领域国内需求承压的情况下,提出新的增长点。在需求侧明确要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风光水一体化基地和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项目建设,同时,通过专项在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支持一批关键核心产品创新项目,保障装备供给能力,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精准对接。
二是进一步强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在通过一批水、火、风、光、核及特高压等重大能源工程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明确国际市场开拓方向。提出要积极参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挥好双多边合作机制作用,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全产业链合作,拓展电力装备海外市场。
三是进一步强化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相结合。更加突出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带动“量的合理增长”。一方面,明确不断完善电力装备领域标准体系,通过标准提升带动电线线缆、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力装备质量提升和设备更新。另一方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绿色化升级改造,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需求。
三、《方案》设定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方案》综合设定目标体系,提出合理性增长目标。一是稳定行业增长,力争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二是保障有效供给,力争2025-2026年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三是加强重点地区、企业带动作用,力争2025-2026年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龙头企业营收增速10%左右。四是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四、《方案》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方案》结合目前行业面临的问题,从供给、需求、环境三方面协同发力,提出一系列工作举措。
供给侧,提升供给能力。一方面提高装备供给质量。统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一批标志性装备,进一步提升电力装备供给水平。另一方面推动绿色智能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装备绿色化升级改造,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需求。
需求侧,扩大有效市场。一方面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依托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稳步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推进水电工程及沿海核电建设等。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绿色基建、新型基建等领域合作,引导企业有序布局,拓展新兴市场,拓宽电力装备海外市场渠道。
环境侧,优化发展生态。一是发挥首台(套)政策体系作用,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二是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引导行业良性竞争。三是强化标准支撑引领。通过标准提升带动装备质量提升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四是加强产业链协同。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发挥重点集群带动及链主引领作用,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五、推进《方案》落实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为保障主要目标和工作举措顺利完成,《方案》提出四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各方协同,发挥大省示范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借助行业协会桥梁助力政策落实。二是强化调度分析。建立稳增长协调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数据监测,及时解决影响行业增长的各种问题。三是强化财税支持。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宣贯,积极推广好经验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