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魅力扶绥”获悉,扶绥县木业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前端原材料供应的坚实支撑。作为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本地及周边丰富的林木资源,正为该县在木业赛道上持续领跑注入强劲动力。
广西林业大县——扶绥境内拥有大面积的人工林和天然林,速生桉、马尾松、杉木等树种品类丰富。全县森林面积205.12万亩,森林覆盖率51.1%,有林地面积201.5万亩。
“中国桉树看广西,广西桉树出东门”,县域内的东门林场是桉树资源的核心保障。东门林场林地总面积约95万亩,森林总蓄积量415万立方米,拥有的桉树良种数量居国内首位,现已建成亚洲第一的桉树基因库,被认定为国家桉树良种基地和桉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种源保障。
县境内共有6家林场,全县桉树种植面积达122.7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为1106万立方米,每年砍伐蓄积量120万立方米左右。周边100公里内活立木蓄积量超3000万立方米。此外,随着云南、贵州等外地原木的持续输入,扶绥已逐步成为西南地区颇具规模的原料集散中心。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原材料供应保驾护航。作为广西深化桉树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县,扶绥对于桉树人工商品林采伐面积1公顷(含)以下的或采伐蓄积量30立方米以上、120立方米(含)以下的,推出林木采伐许可证“简易设计+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对集体林地300公顷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实行“五年总控”采伐限额,一次性下达指标,大幅提升了原料流通效率。同时,通过科学规划林业用地,推行“造、管、护、用”一体化模式,既保障了木材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更形成了“种植—采伐—加工”的良性生态循环,让原材料从源头就具备“量稳质优”的先天优势。
核心园区的区位赋能,加速推动原料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 山圩产业园作为扶绥木业发展的核心阵地,辖山圩、东门、柳桥3个分园,规划面积1.72万亩。其 “三近三沿” 的独特优势—— 近首府、近机场、近边境,沿左江、沿铁路、沿高速公路,构建起“半小时进城、半小时飞天、一小时出海、一小时出国” 的高效物流网络,为原材料运输和产品外销提供了极大便利。
原材料供应与下游加工的深度协同,正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扶绥围绕木业产业集群,推动原料基地与加工企业“点对点” 对接,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林地开发,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这种“前端种植跟着市场走,后端加工贴着原料产”的模式,不仅让原材料供应更贴合产业需求,更通过规模化采购、标准化生产倒逼原料品质升级,为高端板材、智能家居等精深加工产品提供了品质保障,推动整个木业产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