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是中国的全国“敬老月”,10月1日是第35个国际老年人日,在这样一个兼具国内关怀与国际共识的月份里,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个显著的全球性转变:人类活得更长寿、更健康和更活跃。一度主要被视为挑战的人口快速老龄化,如今正日益成为一个关于发展机遇的故事。老年人不仅是经验与智慧的承载者,更是社会、经济和文化进步的推动者。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如果能够通过政策和社区行动顺应时代要求,更长的寿命将为建设更具包容性、韧性和代际和谐的社会创造机遇。
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日益显著的重要性,以及支持和鼓励老年成员社会参与的必要性,国际老年人日并不是仅仅强调挑战,更是庆祝健康与发展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时刻。这些成就使人们能够享有更长寿、更充实的生活。这是一个向老年人无价贡献致敬的时刻,他们的智慧、经验与奉献丰富了全球的家庭、社区和社会。
今年国际老年人日的全球主题是“老年人推动地方和全球行动:我们的愿景、我们的福祉、我们的权利”,与中国的全国“敬老月”一道,凸显了老年人在塑造地方和全球议程中所发挥的变革性作用。他们的声音和参与对于建设包容、公平的社会至关重要,同时为人口变动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做好准备。
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现有老年人口3.1亿,比35年前的9700万大幅增长;同时,人均预期寿命已从1990年的69岁提高至79岁。加之低生育率,这些趋势意味着未来几十年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加速。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也在重塑全球社会。到2075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预计将翻一番,而8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长两倍以上。
人口老龄化常常被描绘成养老金、医疗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的负担。然而,人口老龄化首先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成功的标志,反映了健康、发展与长寿方面的显著进步。老年人是无价的财富,为发展贡献着智慧、经验和知识。特别是老年女性,她们常常是家庭和社区的支柱,她们照顾孙辈、维系文化传承、操持家务。然而,她们的领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仍被忽视,她们的声音也常常未被倾听。
与此同时,世界上有很多老年人的照护需求还未得到充分满足,面临社会孤立和参与障碍。应对这些挑战不仅是道义责任,更是一个战略机遇。通过正确的政策措施,老龄化可以通过支持更长的工作年限、增加储蓄和生产性投资,加强人力资本和促进包容性增长,从而成为发展的动力。
中国在采取前瞻性国家战略预见人口老龄化挑战和把握机遇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加上技术和创新的进步,为设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包容性方案提供了独特机遇。从扩大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到将老年人融入社区和经济生活,中国正在积极塑造一个可供他人借鉴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模式。中国也完全有能力引领全球及南南合作,分享经验以帮助其他国家应对人口转型。
第二十一届中国老年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刚刚结束。自2004年首届研讨会以来,联合国人口基金一直是其合作伙伴。今年的研讨会展示了中国在社区养老、利用数字平台和人工智能工具进行远程健康监测,以及养老护理员培训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研讨会上展示的见解,说明了人口老龄化的益处如何超越政策或经济范畴,强化家庭与社区。老年人为儿童提供支持、传承文化和社会知识,并有助于建立代际团结。那些赋能老年人、使其能够作出有意义贡献的儿童友好及家庭友好政策,同样能提升年轻一代的福祉,创建更强大、更具韧性的社区。更长寿、更健康的生活不仅提供了个人实现价值的机会,也带来了集体成长、创造力提升和社会凝聚力增强的机遇。
通过将长寿视为资源而非负担,中国可以树立一个全球典范,展示如何建设一个认可、尊重并赋能老年人的社会。这样做,我们不仅致敬老一辈的成就,更在创造一个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茁壮成长、有尊严地生活的未来。(作者分别是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