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科研 >  正文

河北定兴县:农田“科技范儿” 监测智能化

来源:中国农网 时间:2024-06-11 16:52:11

字号

风吹麦浪,麦穗摇曳。端午假期之后,河北保定市定兴县迎来“三夏”麦收工作。


2022年,定兴县提出“两个万亩”工程,并以万亩生态智慧农场为抓手,积极推进万亩生态智慧农场建设。姚村镇率先开展农田新基建。同年,辛木村打造“科技范儿”十足的高标准农田1738亩,土地平整、田亩相连。


据定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勇泉介绍,“辛木村高标准农田拥有农田生产环境自动监测网络、智能化节水灌溉系统、田间基础设施与生态智慧农场综合管理服务系统。通过系统采集的数据可以通过4G网络传输至农田服务中心进行分析汇总,指导农业生产。”


近年来,定兴县着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土地平整、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田间道路整修、耕地地力提升、智慧+为重点,以“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行”为标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宜机宜耕、土壤肥沃、生态良好、高产稳产的整体效果。


“这1000亩的麦田都由我来负责,只需要一两名农民就可以全部管护了,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如今让位给高科技啦!”在辛木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旁,农田经营方、北京爱科农科技公司定兴县负责人郑六江对记者自豪地介绍着自己的工作。


郑六江是一名出生于2000年的“新农人”,去年从河南科技学院农学院大学毕业后,来到现在的公司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工作。


“您看,打开我们的手机客户端就能查看农田环境的温度、湿度、土壤PH值以及光照强度等指标;哪块地作物生长怎么样、叶面表现如何一目了然。平台还会针对监测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浇水施肥等管控建议。”郑六江一边操作着手机,一边介绍说,“哪个地块缺水了,需浇多少,有提示,手机一点,就把地都浇了!”


不仅如此,植保无人机、大型农机具的使用也让种田一改以往人挑肩扛、马嘶人忙的景象。


辛木村高标准农田田间气象站综合观测台。


物联网激光雪深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站、全自动孢子捕捉仪、物联网虫情信息采集设备……距离高标准农田不远处的田间气象站综合观测台,一排排智能设备成为了高标准农田的“体检师”。


辛木村党支部副书记裴立河介绍说,综合观测台通过遍布田头的传感设备,气象站源源不断把气象、墒情、苗情、虫情等信息传递到手机上,就像一个“智囊团”,让田间管理更科学、更精准。


观测站台内全自动孢子捕捉仪。


这样的智能化监测在定兴县不是个例,其他乡镇也得到推广应用。在固城镇北店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也配置了农田生产环境监测系统、田间土壤墒情检测系统、作物长势智能检测系统、大田环境信息感知系统和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系统等物联网工程,让农田监管更加智能。


北店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


目前,定兴县正分类建设、因地制宜开展三个版本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版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进行建设,完善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亩均投资约1200元;提升版在基础版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灌溉方式问题,加装地上移动式喷灌设备,亩均投资约1700元;智慧版主要负责平整土地、建设灌溉设施、建设智慧设施,实现动态监测、精准管理,亩均投资约4000元。


2019年以来,定兴县高标准农田共新建、改造提升、水毁修复面积达37.14万亩,其中基础版21.27万亩、提升版12.97万亩、智慧版2.9万亩。


“我们已出台《定兴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制度》,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原则,由经营主体负责管护日常检查。同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保险试点,投入保险资金38.5万元,对部分投资较大、后期管护难度高的地埋式伸缩喷灌设施保期10年,确保工程发挥应有效益。到2025年,定兴县高标准农田将全部完成提升改造。”定兴县副县长杨志杰表示。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