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多少候鸟能归来(资料图)
沈阳网讯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2月27日已是八九第6天,沈阳有雁归来吗?
沈阳晚报记者采访了多次成功完成世界自然基金会濒危物种保护项目的专家、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研究室主任周海翔。周教授说,目前沈阳仅有个位数大雁飞回的观测记录,按常理大批出现应该在3月中旬左右。但因去年春秋两季,南北方候鸟栖息地水库多数蓄水超高,破坏了候鸟主要食物水草的生长,导致一些候鸟在迁徙路上死亡,因此今年“雁来”数量会不会和以前一样还是个未知数。
观测 “八九”仅飞回几只雁
周海翔告诉沈阳晚报记者,民间谚语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但这句谚语来自我国南方,对于东北来说,由于季节比较寒冷,“河开”和“雁来”的季节都要推后。
“2月22日为"八九"第一天,而沈阳每年3月初左右才陆续有候鸟飞回沈阳。目前我们仅得到獾子洞水库有几只大雁的观测报告,并不能代表雁类的正式来临。在沈阳,雁来的时节高峰期应在每年3月中旬左右;而鹤类是3月15日来临,高峰期是在3月底4月初。”
忧虑 栖息地蓄水破坏食物
最近,周海翔和志愿者对獾子洞水库的栖息地状况进行了考察。周教授告诉记者,在候鸟中的大部分水鸟其实是靠吃浅水中的水草生存的,例如各种雁鸭类,以及世界极危物种白鹤。仅有少数鸟如须浮鸥、鹭科才吃鱼。因此,大多数水鸟都喜欢在浅水里活动,寻找水草。
而据周教授调查,从2011年以来,候鸟中的重要物种白鹤的主要栖息地吉林莫莫格、镇赉,沈阳的卧龙湖、獾子洞、四道号,江西鄱阳湖,这些地方都纷纷修建大坝蓄水,将本来适合候鸟生存的“生态水位”发展到利于发展养殖业和旅游业的“观赏水位”,淹没了大量水草,导致候鸟流离四处,无处觅食。
因此2012年秋天,一些候鸟飞回鄱阳湖越冬的过程中因“无处加油”,食物短缺而死在迁徙的路上。
急救 水库放水迎接候鸟
连续三年,周海翔教授组织志愿者到獾子洞湿地进行调查,最后形成数据报告递交给法库县政府,提出水库应按生态水位管理、来保护候鸟的建议。去年秋季,这一建议被当地政府采纳,当地将水库高水位放掉迎接候鸟。
但由于水草在去年夏季生长时被水淹,冬季并没有生长,因此今春飞回的候鸟食物仍是一个问题。候鸟只能在庄稼地找残存的食物,这样很可能会给投毒者带来机会。为此2月25日,专家们已赶往獾子洞外围30多里的范围内补发宣传年历,增加人们的护鸟意识。
专家 积极促成“沈阳候鸟补给站”
周教授担心地说:“近年来候鸟栖息地状况很不好,候鸟在越冬期的食物就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它们能不能飞回来,它们的种群现状究竟怎样,都是一个未知数。”
据周教授介绍,除了獾子洞水库,他们同样也在卧龙湖进行了调查,将为卧龙湖当地政府提供科学管理的依据。
目前,国内很多保护区都还没有按照生态水位去管理,养殖业、旅游业与候鸟生存发生了矛盾,不过在周海翔等众多鸟类专家的疾呼下,有些保护区已经考虑这个严峻问题。因此,沈阳鸟类专家正在积极促成沈阳的各个湿地都去按照生态水位进行管理,最后为全国候鸟保护形成互补资源,即使自然灾害出现在某个湿地,让候鸟在沈阳也可以“加上油”。
沈阳晚报主任记者 徐微微
摄影 周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