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大气 >  正文

工业有机废气该如何高效收集?这项团体标准给出答案

来源:中国环境 时间:2025-07-10 11:26:21

字号

VOCs废气收集是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如何提升废气收集效率?如何判断废气收集设施是否在高效运行?


《工业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技术规范》(T/ACEF 207—2025)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日前正式实施,为高效收集有机废气提供了科学指导。


《标准》由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提出,同济大学牵头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起草。


废气收集设施“火力全开”却事倍功半?


“高效收集是实现深度减排目标的前提条件。没有高效收集,再先进的处理技术也无法发挥其减排潜力。”这项团体标准的牵头起草人、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高军告诉中环报记者。


一些企业重视在末端治理上加大投入,却忽视了废气的收集环节,未针对VOCs无组织排放采取有效管控措施,致使收集效率低下,逸散问题极为突出。例如,敞开式生产区域、物料进出口废气溢出却无收集措施,一些有收集措施的,排风罩(集气罩)设计不合理,收集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VOCs废气的无组织排放。


实际调研中发现,还存在另一种现象——废气收集系统虽“火力全开”,收集效率却较为低下,导致有机废气的治理往往“事倍功半”,无组织排放问题凸显。高军指出,主要体现在收集系统与生产工艺过程脱节,未能落实按需排风。收集过程中未考虑气流组织,导致排风罩(集气罩)风量偏大,导致系统能耗高。


“有的企业的排风罩设置不够合理,如果提高收集系统的密封性,就可以减小风量,降低耗能。有的企业生产工艺只在间歇散发废气,却对整个车间采取了全密闭措施,需要很大的排风系统支持,大风量废气也给末端治理环节带来了高昂的投入,使得企业难以承担治理成本。同时,将工厂整体作为‘密闭排风罩’,其实忽略了工人的防护问题,岗位环境职业暴露水平较高,危害工人健康。这些都反映出收集系统的精细化管理需提升,应从有机废气治理的全过程入手,实施精细化管理。”高军说道。


此次实施的《标准》提出了有机废气收集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等要求,为企业收集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并建议通过收集率指标去检验收集系统的效果。


有机废气收集需密闭,工艺难实现的才可考虑非密闭装置


记者注意到,为提高有机废气收集率,《标准》率先提出有机废气收集装置应优先采用密闭排风罩;在工艺条件不允许时,才可选用半密闭罩或外部排风罩。针对各种排风罩,《标准》给出了相关罩体尺寸、排风量、排风口位置、补风等影响捕集效果的参数设计要求,以及提升收集率的优化措施。


《标准》对不同种类的密闭罩给出了具体参考。《标准》提出,针对有机废气散发面较小的设备或工段,可选用局部密闭罩,如橡胶硫化车间的硫化设备;针对散发面较大的设备或工段,可选用整体密闭罩密闭收集,如喷漆车间、涂布车间的喷漆工段、烘干工段;针对多台设备、多个工段散发有机废气的设备或工段,可选用大容积密闭罩,如印刷车间。



针对大空间、低浓度有机废气散发场合,使用密闭罩收集时,《标准》提出了循环通风等高效收集技术。采用这一方式可大幅减少向室外排放的废气总量,提高有机废气收集浓度,同时可节约空调供暖通风能耗(如汽车喷漆车间),实现节能增效。


针对半密闭罩,《标准》提出了循环气幕封堵、局部降温、增加外部接受罩等优化措施。针对外部排风罩,提出了气幕辅助、移动式、与密闭罩结合等优化措施。


高军指出,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标准规范指导,企业对于技术参数存在误解误用的现象。例如《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要求,废气收集系统排风罩(集气罩)的设置应符合 GB/T 16758 的规定。采用外部排风罩的,应按GB/T 16758、AO/T 4274-2016 规定的方法测量控制风速,测量点应选取在距排风罩开口面最远处的VOCs无组织排放位置,控制风速不应低于0.3m/s。


“不同排风罩的收集原理和参数要求是不同的,控制风速只适用于外部排风罩,但是实际中企业常常将其误解为用于所有类型排风罩的情况,从而导致风速设置不科学。”高军说道。


《标准》明确了外部排风罩的类型包括上吸罩(顶吸罩)、侧吸罩、下吸罩(底吸罩),并给出了具体参考案例,以适用于风速计算。



判断收集效果好坏有了测试评价方法


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废气收集设施系统运行前的调试也是常被忽略的关键环节。


《标准》明确了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施工完成后需进行调试,应做到与工艺结合,系统运行与设计一致,减少无效排风量,达到节能高效收集。


调试后,企业该如何判断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是否达到“高效”标准?


高军介绍,《标准》对此提出了两种收集率的现场测试方法,填补了收集率测试评价方法的空白,为企业检验收集系统效果提供技术支撑,企业可根据行业和工艺特点选择相应方法进行评测。


一种是基于质量平衡原理的收集率测试方法,适用于喷漆、印刷、涂布等含有机溶剂物料的使用行业,其VOCs散发量即为生产原料中的VOC含量,VOCs散发量是已知的,仅需测试收集装置或收集系统管道中VOCs的浓度和风量。


另一种则是基于现场浓度体积法的收集率测试方法,适用于油漆、油墨、胶水等含有机溶剂物料的生产行业,以及制塑、橡胶等涉及高分子材料热处理的行业,其 VOCs 源于生产过程物料的损耗挥发,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化学反应过程,VOCs 散发量未知,需同时测量其散发量和收集量。


“我们课题组今后还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更科学、合理、适用于更多行业的收集率测试方法。”高军说。(记者薛丽萍)


附件:《工业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技术规范》(TACEF 207—2025)标准文本.pdf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