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专题 >  正文

突破6.7亿吨、超462亿元 我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健康有序 交易活跃度增强

来源:央视网 时间:2025-07-16 10:37:18

字号

7月16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交易四周年。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目前我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健康有序,碳排放权的交易活跃度明显增强,市场对全社会减排成本的降低作用显著。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15日,市场累计成交量突破了6.7亿吨,累计的成交额也超过了462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4年来,交易的活跃度显著增强。其中2024年全年的成交额超过了180亿元,同比上升近25%,创历史新高。而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在2024年11月曾超过每吨100元大关,近期市场的碳价稳定在每吨70元—80元,与开市初期相比增加了近一倍。


新技术助力发电企业降低减排成本


据了解,目前,首批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的全国2000多家火电企业已经树立起了“排放有成本,减排有收益”的理念。在压实企业碳减排主体责任的同时,推动企业技改实现降本增效。



厦门华夏电力嵩屿电厂由于发电机组老旧、能耗高,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后感受到了巨大的减排压力。仅去年,企业就从碳市场购买了约15万吨碳配额,这笔“碳账单”成为企业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的动力之一。最近,国内最先进的66万千瓦的二次再热发电机组在嵩屿电厂投用使用,正式替代了服役30年的两台旧机组,年节约标煤超9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以上。



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旗下的襄阳电厂近年来投用了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燃煤机组,只用烧树皮、谷壳、秸秆等这些多种类生物质农林废弃物,每年可以发电5900万度,替代标煤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万吨。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以来,华电湖北发电公司通过挖掘自身减排潜力,对外出售碳配额60万吨,带来了6000多万元的收益,让企业的发展实现了降本增效。


专家表示,通过调研发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纳管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023年发电碳排放强度比2018年降低约8.78%,碳排放总量降低约2.8%,平均每年降低减排成本大约120亿元到130亿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