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重点要闻 >  正文

资源型地区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5-07-18 18:33:20

字号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资源型地区优化产业结构、补齐民生短板、治理生态环境等任务扎实推进。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十四五”以来,资源枯竭城市经济总量从2021年的3.4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8万亿元,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资源枯竭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从2021年的40.5%增加到2024年的50%,“一业独大”的局面逐渐改变。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十四五”以来,资源型地区统筹推进居民住房改善、就业增收和社会保障。资源枯竭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稳步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采煤沉陷区和独立工矿区累计实施居民避险搬迁超过20万户。


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十四五”以来,资源型地区集中力量整治因采矿受损土地,土地利用效益普遍提高。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取得重要进展,新增治理面积超过300万亩。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断增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资源枯竭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了17%。


“十四五”以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三级政策体系,基本搭建起推进转型发展的“四梁八柱”。


政策框架日益完备。《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等专项政策文件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通过转移支付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金融等举措,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建立起常态化转型监测机制,滚动开展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


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十四五”以来,财政部安排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约110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80亿元,支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组织实施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也安排专项贷款,积极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