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浙江省林业局获悉,7月23日,瑞安市CCER造林碳汇项目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完成挂网公示,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公示的CCER造林碳汇项目。这标志着瑞安市在全省率先打通了对接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关键环节,在探索碳汇价值转化机制和市场化减排路径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作为浙江省第一批林业增汇试点县,瑞安市积极探索碳汇工作特色举措,做好资源保护“固碳”、造林绿化“扩面”、质量提升“增汇”、创新发展“提质”。2020年以来,累计完成新造林7.47万亩,完成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1.13万亩,构建温州市首个“生态司法+碳汇”的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打造省级碳汇科普标志性成果(林业碳汇科普IP“碳索者‘安安’”),完成首批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开发试点和浙江省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应用试点任务,为瑞安市CCER造林碳汇项目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1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局和市国投集团依托瑞安市2020-2022年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成果,联合谋划启动瑞安市CCER造林碳汇项目,该项目覆盖全市12个乡镇(街道),申报总面积达37838亩,项目计入期40年(2021年1月1日至2060年12月31日),预计总减排量626991吨二氧化碳,年均减排15674.8吨二氧化碳。同年3月,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并完成招投标,8月,召开瑞安市CCER造林碳汇项目推进会,完成项目开发委托协议书签订并同步申请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与交易系统联合开户。
通过不断完善项目资料,2025年7月19日,瑞安市CCER造林碳汇项目成功完成双系统联合开户,并于7月23日实现全省首个挂网公示。此次公示,凸显了瑞安碳汇开发的巨大规模潜力。此前,该市开发的4987吨林业碳汇(碳普惠)已实现全部交易或捐赠(包括向杭州亚运会捐赠900吨),总交易额达40余万元,初步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未来,瑞安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CCER造林碳汇项目开发,持续探索将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路径,努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双碳”工作贡献瑞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