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科普少年行·无废进校园”公益行动在走进海拔超4000米的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民族小学。
此次活动由心的光明公益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及达日县教育局共同举办,不仅为高原师生送去物资关怀,更播撒下环保与希望的种子。
为确保这场跨越千里的公益行动精准落地,心的光明公益团队提前数月深入达日县调研,针对高原高寒气候与师生实际需求,量身定制捐赠方案。从物资采购到运输清点,团队以“毫米级”的细致统筹,确保每一份温暖都能精准触达。
启动仪式上,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唐艳冬、达日县委常委、副书记、副县长石凯,以及校方、心的光明公益代表先后致辞,从“无废校园”理念的倡导到对孩子们的成长期许,每一句真挚话语都让现场暖意融融。
捐赠团队不仅带来物资,更通过“无废校园”成果参观、公益图书角揭牌、互动讲座等环节,将环保理念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希望孩子们收到的不仅是礼物,更是一份被重视的尊严。”心的光明公益工作人员王艺嘉在启动仪式上说。
此次捐赠的29160件物资,是心的光明公益对“精准公益”的生动诠释。超五千件衣物,按年级分装,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穿上合身的新衣;七千余套基础文具与本环保科普书籍,让知识的种子与艺术的色彩共同绽放;还有凡士林、防冻膏、卫生巾,从皮肤保湿到生理健康,全方位守护成长;用保温杯替代一次性水杯,互动玩具作为科普奖励,让环保成为触手可及的习惯。
达日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石凯在致辞中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带来了物质支持,更传递了生态文明理念,是对达日教育事业的极大鼓舞。
此外,心的光明公益组织还为学校捐赠的1.5万本环保类书籍和课外读物,涵盖科普、文学、历史、自然等多个领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通过互动与实践相结合的“无废校园”讲座,激发孩子们对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的兴趣。
未来,心的光明公益将持续关注高原教育需求,通过“物资捐赠+理念传播+持续跟进”的模式,让更多孩子感受到“被看见”的温暖。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