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碳政策 >  正文

《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解读

来源:原材料工业司 时间:2022-11-15 14:58:52

字号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信部联原〔2022〕15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工作,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实施方案》的背景及意义是什么?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有色金属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将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作为重点任务之一。


近年来,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链,重点品种冶炼及压延加工产能产量全球过半,冶炼技术成熟,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受产业规模大、用电结构依赖火电、减碳技术缺乏革命性突破、循环经济体系不够完善等影响,碳达峰、碳减排任务依然艰巨。制定《实施方案》有利于全行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方法路径,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二、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的特点如何?


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冶炼是碳排放核心环节。有色金属产业链长,涉及矿山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其中冶炼环节碳排放约占全行业碳排放总量的90%。二是铝是碳排放重点品种。有色金属碳排放集中在铝、铜、铅、锌、镁、工业硅等,其中铝的碳排放占全行业75%以上。三是用电是碳排放主要来源。用电导致的间接排放约占全行业碳排放总量70%,其次是燃料燃烧排放和过程排放。


三、《实施方案》总体要求是什么?


全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按照“双轮驱动、技术创新、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工作原则,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冶炼产能规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技术节能降碳、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为着力点,提高全产业链减污降碳协同效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新发展格局,确保如期实现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


四、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的目标设定依据是什么?


《实施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时期,提出了2025年前和2030年前的阶段性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有色金属行业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研发应用绿色低碳技术的关键时期,重点品种要依据能效标杆水平持续推进节能改造升级,降低碳排放强度。《“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290万吨。因此,《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前,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到2030年形成非化石能源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随着电解铝产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转移,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进一步提高,有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大幅改善,产业绿色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因此,《实施方案》提出,2030年前,有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大幅改善,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以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五、为什么要优化冶炼产能规模?


冶炼是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核心环节,优化冶炼产能规模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清理整顿电解铝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关停、叫停大批违规建成、在建产能,坚持产能总量约束,严格落实产能置换,严控新增产能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化解电解铝过剩产能成果。同时,铜、铅、锌、氧化铝等品种也存在冶炼产能盲目扩张风险,工业硅、镁等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亟待提升。为此,《实施方案》提出,紧盯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冶炼环节,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在电解铝行业前期工作基础上,研究差异化减量置换政策;对于消费需求增量有限的铜、铅、锌、氧化铝等重点品种,强调防范冶炼产能无序扩张;对于消费潜力较大的工业硅、镁等行业,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发挥能耗、碳排放、环保等约束作用,通过提高新建和改扩建冶炼项目准入门槛,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由“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


六、如何促进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聚焦有色金属行业品种多、集中度低、质量效益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是引导行业高效集约发展。发挥行业规范条件和自律公约作用,优化要素资源供给,鼓励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和减碳战略合作,提高行业集中度,利用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二是强化产业协同耦合。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和跨行业耦合,促进要素资源共享,实现资源、能源价值最大化。三是加快低效产能退出。以节能降碳为导向,修订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淘汰有色金属行业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加快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为地方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集聚资源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七、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行业节能降碳?


技术创新是推进节能降碳的重要动力。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引导重点行业领域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布局前沿技术研究,鼓励原始创新,加强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推动节能降碳技术不断实现新突破。为此,《实施方案》提出,制定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明确2030年前重点技术研发、应用推广方向;强化企业绿色低碳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打造重大节能降碳改造示范应用,带动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提升;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有色金属低碳创新载体,集合优势力量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推动企业持续优化工艺流程;通过技术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应用一批,为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提供持续动力。


八、为什么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用燃料和用电结构偏化石能源,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大。以用电量最大的电解铝为例,60%以上产能采用燃煤自备电,产品碳排放强度远高于国外使用清洁能源的同类型产品,用电导致的间接排放占电解铝碳排放量的85%,占有色金属行业排放总量的50%以上。为此,要推动有色金属行业以气代煤、以电代煤,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电解铝等企业向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有序转移,推动燃煤自备电向网电转化,从源头上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


九、如何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建设有色金属行业绿色制造体系需要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充分挖掘“城市矿山”资源价值,利用再生有色金属能耗低、碳排放少的特点,在满足终端消费的前提下,通过替代原生冶炼产品降低碳排放。以铝行业为例,再生铝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分别为电解铝的5%、2%,且随着我国废铝快速回收期临近及废铝进口标准逐步完善,再生铝产量及消费占比将稳步增长,按照2025年再生铝产量1150万吨测算,将有效减少碳排放1亿吨以上。二是加快实现清洁化生产。建立绿色低碳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实施清洁生产改造,采用绿色高效的运输方式,实现产品生产全流程低碳化。三是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建立具有工艺流程优化、动态排产、能耗管理、质量优化等功能的智能生产系统,构建全产业链智能制造体系,利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提升能源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十、如何推进《实施方案》贯彻落实?


《实施方案》提出6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职责分工,强化贯彻落实。二是强化激励约束。实行差别化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改造升级。三是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利用融资、债券、期货、基金等多种金融手段,推动绿色低碳项目落地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健全标准计量体系。逐步完善碳排放相关的核算核查、评价、技术、管理服务等标准和计量体系,制修订重点品种能耗限额标准。五是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组建低碳发展联盟,推动协同降碳。六是加强示范引导。发挥企业和园区等试点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广经验做法,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