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排放交易专业委员会(CETA)主办,中碳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承办的全国碳市场扩围新路径专题研讨沙龙在武汉成功举办。本次沙龙旨在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落地,探讨新增行业纳入碳市场后的技术路径、政策衔接及面临的挑战,同时推动八大行业积极稳妥有序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来自相关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重点排放单位代表、碳市场支撑机构、行业协会和银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参加此次沙龙。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环境科学学会碳排放交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昕在致辞环节中表示,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年里,政策法规体系、数据质量管理制度、配额清缴分配等制度建设以及市场运营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的阶段性进展。碳市场已成为彰显我国积极促进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平台。今年碳市场扩围不仅有利于用市场机制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低碳技术创新应用,更有利于推动行业加快绿色转型。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碳排放交易管理处处长王铁介绍了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年以来的成效以及今年生态环境部有序推进碳市场扩围中的相关工作。他表示,未来生态环境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稳步提升市场活力,营造更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激发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内生动力。
主旨演讲环节,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市场团队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严刚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思路及展望》为题发表演讲,他从宏观视角梳理了全国碳市场的建设背景与建设思路,并结合市场扩围、机制优化等重点任务进行前瞻性分析,为全国碳市场规范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田啟以《湖北试点碳市场行业扩围工作经验分享》为题发表演讲,他介绍了湖北试点碳市场从制度落地、行业扩容推进、数据质量把控以及企业履约保障等工作维度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实操经验与创新模式,为全国碳市场试点经验推广提供了实证依据。
会上进行了全国碳市场扩围行业模拟交易履约活动颁奖仪式。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代表为在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履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企业颁发“最佳实践奖”。模拟交易履约活动为扩围行业后续纳入全国碳市场体系积累了实操经验,强化了市场主体的履约意识与交易能力。
本次沙龙设置了两场圆桌会议。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的专家围绕“以经验促发展,新形势下的实践选择”展开讨论。各位专家从各自行业实践与专业领域出发,分享了参与碳市场建设的进展、成效及典型案例,深度探讨了碳交易对企业的影响、碳管理能力建设、配额分配机制优化、数据质量管控等关键问题。
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的专家围绕“以发展促突破,扩围进程中的实践准备”议题展开讨论。作为后续将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代表,各位专家分享了所属行业为纳入碳市场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国际和国内碳市场的新机遇,从多维度呈现了各行业在碳市场扩围进程中的实践与思考,也为未来碳市场的进一步扩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次沙龙为碳市场主管部门以及各类参与主体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契机和良好的协作平台。各方在此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对于打破行业壁垒、凝聚跨领域合力,推动碳市场机制向更深层次发展,助力“双碳”目标落地见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