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碳讯
-
生态专题
2025-09-09
“史上最高规格”碳市场指导文件发布,《对话》独家解读关键信号!
两办史上首次发文指导碳市场建设,释放出怎样的信号?有什么样的意义?本期《对话》节目邀请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负责人、重点排放行业代表、交易所和注册机构代表,就碳市场建设新政进行权威解读。通过政策制定者与实践者的深度对话,解析制度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探讨中国碳市场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战略价值。
-
行业减排
2025-09-08
三大高耗能行业加速攻克“降碳”难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这意味着我国碳市场将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首批仅纳入电力行业。今年覆盖范围首次扩大,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作为新纳入行业,目前,三大行业各自降碳情况如何?其在迈向“双碳”目标时,还有哪些难题亟待解决?
-
热点推荐
2025-09-08
生态环境部召开2025年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
9月6日,生态环境部在广东深圳召开2025年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
热点推荐
2025年09月08日 星期一
-
13:3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这意味着我国碳市场将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首批仅纳入电力行业。今年覆盖范围首次扩大,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作为新纳入行业,目前,三大行业各自降碳情况如何?其在迈向“双碳”目标时,还有哪些难题亟待解决?
-
11:19
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应用更加广泛深入。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培育一批能源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创新平台,制定完善百项技术标准,培养一批能源与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探索建立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金融支撑体系,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模式,能源领域智能化成效初显。
交易动态更多 >
-
报告:中国电力部门有望在今年迎来“碳达峰” 峰值为52亿吨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今日联合发布报告《迈向“十五五”煤电何去何从:转型路径与多元机制研究》。《报告》通过比对减排效益、经济成本、清洁能源部署情况等多重因素,当“十五五”年均电力增速为2.8%、2030年新能源装机量达到31亿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达到2.7亿千瓦,煤电发电量将在今年迎来峰值,且峰值有望控制在5.55万亿千瓦时之内,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力部门有望在2025年迎来“碳达峰”,峰值为52亿吨。
2025-09-09 详情> -
全国首个光储直柔零碳园区联合倡议书在嘉兴海盐发布
“聚链共生·共拓新程——光储直柔赋能零碳未来园区高峰论坛” 在浙江嘉兴海盐举行。论坛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光储直柔专业委员会联合产业链代表,共同签订并发布了《光储直柔零碳园区联合倡议书》。这是我国首个以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在零碳园区的标准化建设、示范落地、规模化应用为目标、连接全产业链的纲领性文件,亦是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的积极、快速响应。
2025-09-09 详情> -
“史上最高规格”碳市场指导文件发布,《对话》独家解读关键信号!
两办史上首次发文指导碳市场建设,释放出怎样的信号?有什么样的意义?本期《对话》节目邀请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负责人、重点排放行业代表、交易所和注册机构代表,就碳市场建设新政进行权威解读。通过政策制定者与实践者的深度对话,解析制度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探讨中国碳市场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战略价值。
2025-09-09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