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全国生态气象公报(2024年)》。《公报》指出,2024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69.2,较2023年增加1.1%,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以来最优。
近期,一款来自浙江义乌的太阳能风扇帽在海外市场掀起抢购热潮,订单量突破50万顶,且供不应求。这款看似普通的帽子,凭借自带风扇的实用功能和太阳能续航设计,成功抓住了“降温经济”这一新风口。
生态环境部日前推出202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案例,山东省寿光市“中国蔬菜种业硅谷”榜上有名。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大气环境气象公报(2024年)》,显示2024年霾和沙尘天气继续减少,全国平均霾日数较2023年减少1.8天,沙尘天气过程较2023年减少3次。气象条件有利于PM2.5浓度降低。
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地要以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为抓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为我国新一轮国土绿化与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科学支撑和空间布局依据。
海洋数据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海洋经济活动开展的依据,更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支撑和保障,涉及国家战略资源和安全。保护好海洋数据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
近些年,记者来到青藏高原牧区采访,牧民群众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个新变化:越来越多的荒滩返绿了,草长得越来越好。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1883.36亿吨,比2023年增加了29.57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