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5〕115号,以下简称《通知》),经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推荐,公开招标等程序,确定25家中标机构为307家工业企业提供节能诊断、产品碳足迹核算、企业碳排放核算等服务。
标准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作用。节能降碳标准是国家节能降碳制度和政策实施的基础,对提高能效、强化节能管理、引领技术进步、促进减污降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截至2025年6月,我国现行节能国家标准314项,碳排放基础和管理国家标准53项,其中强制性能效和能耗限额标准120项,基本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指标先进、实施有效的节能降碳标准体系。
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同比分别降低3.8%、3.4%,“十四五”前四年累计别降低11.6%、9.3%。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胡汉舟发文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全社会能源消费增速加快。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内能源生产稳中有增,供应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节能降碳稳步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侯文捷表示,能源绿色转型也让电气化进程加速。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单位GDP能耗逐步降低,“十四五”前四年我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11.6%。
走进中国节能所属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中节能环境肥西公司、中节能国祯小仓房净水厂等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及低碳化标杆污水处理厂,通过探寻绿色生产、绿色智造、绿色创新的全周期绿色管理方式,见证中国节能在推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实践。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十四五”前四年,我市全口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2.5%,完成省上下达任务目标的92.5%,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节能低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能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维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促使企业加大节能减排研发投入,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石油化工、电力等10家企业发布节能降碳承诺,多家电商平台、生产企业开启绿色让利活动,3家共享单车企业启动“共享单车骑行费用减免月”……一场覆盖生产、消费、出行全链条的节能行动正在全国铺展。
今年6月23日至29日是我国第35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今天(6月23日),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启动仪式现场,山东发起全民节能六大行动。